杭州的第三天

2017年三月十四日,来杭州见到了第一抹阳光,很美,光芒下的我,愈加地渺小了…

连续两天的阴雨,的确令我有些措手不及,自诩北方出身,到了南方应该能挡得住南方的寒潮,曾经在武汉的难堪,短短数月后,便被我抛弃地一干二净,如今,那一幕重现,失去的是有熟人的相伴。得到的,是新熟识的朋友的关怀。但无论如何,寒气仍然是抵挡不住的。

来杭州的前两天,我是住在酒店的,在一押付三的大环境下,我真的不敢做太痛快的决定,但酒店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即便是本地区最廉价的酒店。下班和同事徘徊在杭州城最普通不过的小区门口扒着一层一层的小广告,饥寒交迫,却异常迫切能成功租到便宜又舒适的屋子。天空一直卷着丝丝小雨,路上始终是久久不能散去的潮湿和阴寒。

阅读更多>>

简(俭)易(义)文化(一)随份子

我是简易文化的倡导者,我是”圈子”的践行者,我为”圈子”代言,我希望有一天,我们全国人民能够让自己心里真正挂念的那些人不要再有繁重的压力,同时我也希望我们的劳动人民能更多的人去践行“简易”的文化,我们提倡节俭,我们落实节俭。我们推崇简单,我们落实简单。我希望我们的圈子能越来越大,有原来越多的人能加入其中,能让简易文化一直倡导下去。

简易运动,又称俭义运动,所说的是四层意思,简单、容易、节俭、有意义。关于这个运动的发起,也就是由本文的第一章作为导火索,在今后的将来,内容将不断扩充,一直延续下去。

阅读更多>>

近商

从小我有一股经商的劲头,也许骨子里就有着那么一种经商的血脉吧,就从我知道的说,我知道我奶奶曾经就是开过饭店,开过小卖铺的。在我初到新县过上城里人的日子的时候,我奶奶就在院子里面拥有一座小小的杂货店,偶尔,我会在她那拿点小零食,记忆中这种偶尔不超过5次。给过我最值钱的东西,要算一个三合板做成的乒乓球拍了吧。在我729已经使的浑然一体的时候,那个三合板仍然存在了我的百宝箱里,后来不知何时给遗失了,其实也是一种时代的记载。

再后来,就莫名其妙地跳到了小学2年级,认识了老J一帮人。主要的,最算老J了,我俩向来是在一起干一些事的。那时候家里穷,养活一家人并且能供一个孩子上学已经不错了,根本没有零花钱这种概念!我们日常的“收入”,大概是靠去这个厂里转转,那个厂里悠悠,“捡”点别人不要的“废铁”拿来卖钱吧,玩在其中,赚在其中,有时候,也能搞一笔大的。

阅读更多>>

陀螺山双乳湖记

丁酉初春,丽日多逢,忽招暮雪,旦日未晴。尤甚,恰逢其会者,盖陀螺双乳游也。

余携数友西出秀容行于雪雾之间。以何为骑?良驹黑马也!天地六人,浩浩汤汤,穿梭于天地之间,疾驰于飞雪之衾,而无人出其右。雪覆山野,无暇得以转目。鸡犬村落,无耳可曰听闻。惶惶数人,足不践土,奔霄雪上,未几,陀螺岑岭跃然于前也。

陀螺山者,秀容古八景之首也。因其山壑尤美,草木林立,山顶巨石以为冠,状若陀螺,故得其名也。山高岱岳望其项背,纵深太行与之匹敌,文殊祠堂可揽日月,陀盘孤松斜冲斗牛。晴日艳阳照峰巅,霜雪浓雾绕林间。悬石孤松,水滴石穿,寒冰凝瀑,幽谷佛岩,时有凤凰空谷唳,偶现稚鼠松间鸣。

阅读更多>>

我与骑行

劝君惜取少年时,会当水击三千里!

骑自行车的历史倒是可以追溯到小学时候了,我学自行车也算是“大器晚成”了吧,被母亲“百般蹂躏”之下勉强学会了,尤记忆其学车的经过,也是愈发地觉得奇怪,说句实话,就是突然某一天做了一个梦,然后梦到自己突然就会骑车了,第二天学车便是水到渠成,似乎是本就会一样。乐了好多天,刚学会车的时节,新奇感还是有的,各种疯…

待朕上了初中,骑车顺理成章成了日常,每天骑车上下学如同上班一样(上学比上班还需守时),加之每日必路过一个菜市场,自行车技术是蒸蒸日上,尤记得和老郭日日穿梭其间,自得其乐!躲避行人,车缝穿梭,空手浪迹,瞬车漂移…当时也是穷乎其迹,有诗云:年轻后生无所畏,不知遍地皆权贵,浪迹世间学豪侠,华夏大地任洒挥。初中曾经发生过最可笑的一幕,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着大书包,我去上学校…扑通一下,自行车居然前轮就那么的掉了下来,后面的内容请各位自行脑补…让我一阵阵的尴尬,还好有个好心的阿姨给我递过来一个手机,立马给家里人打了一通电话,弃车而去!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阅读更多>>

2017年忻州陀螺山骑行计划书

导语:为了更好地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让我们拥有更强健的体魄去挑战无限的不可能,我们如约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骑行活动,每次路上的艰辛,都是我们人生的一次成长,也是一次不菲的收获。

Author:qixiao
Time:2017-2-4 11:11:53

一、 时间:2017-02-07(农历正月十一)–2017-02-07;

二、 集结地点
   1、 云中北路和平东街交叉路口东北角 7:00整,人齐出发
   2、 通岗北路和平街交叉路口(忻州市天然气加气站附近) 7:10整,会合出发;

阅读更多>>

津湾踱步

津湾踱步
欲留破冰越年岁,
红日不等荡渌波。
寒等故人望铁堑,
闲来拂堤微冷风。

20170114津湾广场寒风闲等故人作。

沁园春•江汉

沁园春•江汉

无力深秋,
浩浩江汉,
黄鹄叽头。
望崇山峻岭,
巍巍峨峨,
江河湖泊,
起起落落。
黄鹤楼头,
武当山顶,
各类仙家邀相游。
雾透后,
看农人采橘,
尽是乡愁。
时节最好初秋,
忆武昌樱花落地熟。
正轻狂年少,
无忌风流;
肥马貂裘,
不闻不嗅。
瞰遍江山,
暗揣天时,
一片红叶万世秋。
凭谁问,
这山中仕子,
恁个风流?

20161023于武昌

幕驹

一辆崭新的三轮车,停在九十年代黄土高原上一个普通农村的院子里,院子里一栋气派的小二楼,高耸的南墙下,一个老人沧桑的微笑看着院子里的几个孩子。女子是当地的一位人民教师。刚结婚,有一个男孩。三轮也就是三儿。

从此时起,三儿就将陪着他的主人,那位白发斑驳的老人,看着这些个日子在子子孙孙的演绎之下悄然的逝去,只留下他独自站在尘埃,数着度过的一片片年华。

老人曾是太钢工人,退休不久,便自己经营了一家汽水厂。许是为了孩子们的未来着想,苦的是人心的堕殁,未几,厂亏人散,遗下了一肩膀的债,在这个年近不惑的老人身上。这一场债,“陪伴”了老人的余生。每每在远处伫望着那一台台生锈的机器(已经可以称之为废铁了),老人的心中总会产生一阵阵的落寞……但他从来不说,依旧坚强着,凭借自己的双手,靠着农村的劳作,老大老二结婚了……

阅读更多>>

过往-阿山

阿山是社会上飘荡着的人群中的一个,也是我的发小。几年不见,如今一是肥马轻裘,个头捎逊于我,岁月的积淀却藏于一身、风雨的沉淀汇聚于面目。谈不上好与坏,难评褒与贬。

我是今年春节与阿山再度回首的。依稀有些许年头了。大概有十几载了吧,只记得城里花花绿绿,远去了多多少少的“挚友”,却一直无缘与阿山相聚,其实距离也不远,在这个隔壁都要微信聊天的社会里,一时间竟然有种“少年闰土”的感觉,“你胖了”,阿山笑笑……

那时的天空,要比现在的蓝。一条幽深的巷子,头和尾,便是我与阿山的童年。他住巷北,我住巷南,那是我家租赁的房子还是不要钱的。我长他一岁,便理所应当地在一起玩耍了。泥巴、水沟、铁圈、废弃的车外胎,都是极好的玩物。就连我叶公好龙般的象棋,也是启蒙于巷北的门厅里。

阅读更多>>

忆老郭

遥想5年前,我们同在一间教室。迷茫而充满希冀的眼神看着黑板,望着窗外…至今,记得当年你课上课下看小说的身影…4年前,你我走进了不同的学校,不同的课堂,学习着同样的知识,接触者不同的人,慢慢地,我们走向了不同的人生方向…两年前,你我走出了同一个城市,随之又进入了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大学,我们彼此离得越来越远…但我们从未忘记,当年的一朝一夕,一起走过的道路,一起望过的星空,一起进进出出的学校大门…

每年,我们都会去彼此的家里谈天说地,评论对方走过的坎坎坷坷…而你,今年在这里,说你找到了工作,年薪几万,三班倒,说着即将上班的话语。没多久,便要去冰天雪地的哈市演绎新的人生。而我,仍然在大学的校园里奋斗…我不知道我们各自的归宿在哪里,你说你有可能明年过年就见不到我了,不回来了;我也不知道明年的今天,我是否又有新的开始;你说你的工作是受苦受累的,说我以后的工作是坐着,或多或少会强一点,我笑了,但我的内心却感触万千…

阅读更多>>

乡城印象之武汉初临

公元二零一六年双十,人生第一次乘坐航班到达了武汉。夜里二十一点,鸟瞰武汉的车水马龙,武汉的夜景很美!

毕竟是属于南方了,当天津已在仲秋的寒风下习习见冷的时候,武汉还是这么暖和。街头街尾飘满了花香,城市韵味很足,都说武汉人杰地灵,是这样的!

武汉人的口音很带特色,既没有太靠南边的晦涩难懂,有没有北方人特有的粗犷语风。当地人说的话仔细听大抵是能懂的,语速恰到好处,语言恰到动听…

武汉人有武汉人的骄傲,除了浓郁的历史气息之外,现代化的建设使得这个并不在具有得天独厚优势的沿海城市特点的地方发展异常迅速。处处高楼大厦,也许我的时间恰到好处,感觉全城都在动工,处处都在建筑,这里也许是地基坚实,高楼大厦林立,比起津城来,有过之儿无不及,至少我在津城市没有见到有如此规模的,武汉很是有动力!

阅读更多>>

我与香山

一五年十一月中旬,我如愿来到了香山。连续的阴雨使我的行程一拖再拖,直到十六日,也是阴沉沉的。等不得晴日,红叶节已是过了。

香山的红叶,很早便是闻名了。每年秋月,前来赏叶的人络绎不绝。人们也是对这里的山色留连忘返。香山赏叶,大抵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约是十月中旬,山依然青绿,泛上了一层红晕。青红交错的景色别有一番滋味。第二时期,便是十月中旬了至十一月上旬了。这时候遍山已基本红遍,可以看得到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红遍香山的是黄栌,椭圆形的叶子金灿灿直至泛红,染遍了山壑,那是一种置身江海的感觉。十一月中旬,也是此时,便是赏叶的第三时期了。这是,除了红透的木叶,尽收眼底的,更多的是常绿针叶林、松柏长青木。红叶已然稀稀拉拉,零星几片枫叶吊在指头,最美的,要是那满地的金黄。这一时期的美景,也都在这脚下。铺满了山路,盖遍了山土。放眼望去,已然遍地的金装。站在林间,踏着黄叶,脚下咔嚓咔嚓地响,也是独有的风味了。

阅读更多>>
  • Copyrights © 2014-2023 阮小七
  • 访问人数:

请我喝杯咖啡吧~

支付宝
微信